青少年3C網路使用議題探討

戴佑真 諮商心理師

你知道你的孩子上網時,都在做什麼嗎?

你知道你的孩子在網路上,看了些什麼嗎?

你知道你的孩子在網路使用上,為何停不下來嗎?它到底有什麼魔力?

你以為讓孩子使用手機才不會與現實脫節?

但最後卻發現:

沒設限的使用手機,才真的讓孩子與現實脫節!

對於青少年網路成癮的趨勢,我真的很憂心,希望家長們可以透過這篇,更認識青少年發展、網路在青少年發展中所帶來的影響,以及數位遊戲的引力到底有多大,家長們又該如何陪伴孩子在網路世界探索,與青少年一起帶著覺知來運用網路,而不被它控制。

一、青少年發展任務:追尋自我認同、渴求融入群體、追尋目的感與價值感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是從家庭過渡到同儕再與社會接軌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正在形塑:

「我是誰?」

「我能做什麼? 」

「我的價值為何? 」

而這時期的孩子也正從家庭、學校、社會、媒體獲取大量的資訊,來了解自己應該怎麼呈現自己以融入社群,包括:

什麼是好的?

怎麼表現會讓人喜歡?

什麼行為會引人矚目?

怎麼樣的表現會被嫌惡?…

因為青少年的內在需求與渴望,正是渴求能融入群體、有朋友、在群體裏被認可,也渴望能追尋自己的目的與價值

二、網路資訊給青少年形塑什麼樣的生命價值觀?家長們您了解嗎?

青少年們會透過社群媒體,透過線上組隊遊戲,透過看Youtube、抖音、直播,甚至是情色的網站內容,網路大量資訊所隱含的價值觀,關於優劣好壞的評價觀點,將影響著孩子們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以及因應現實困境的態度。常見的包括:

1.外在形象:什麼叫做美?什麼叫做醜?什麼是受歡迎的樣貌、裝扮、性徵…

2.工作型態:怎麼樣的工作最省力、最賺錢?怎樣的工作令人稱羨?

3.性知識:從18禁網站閱覽大量有性無愛的A片、交友約砲軟體廣告…等

我遇過一些女孩透過社群媒體對於美醜的評論,開始對自己的身形患得患失,害怕被人嘲笑,過度焦慮。也遇過很多學子,長篇大論的講述上學讀書沒有用,當網紅或打遊戲可以更輕鬆賺錢。甚至,已有不少孩子與青少年透過交友網站、約砲軟體,進入了更多危機四伏的網路世界。

也因此,這些資訊如果沒有設限的讓孩子們閱覽,也沒有人能用正確的態度與方式帶孩子們進行思考與討論,那麼將會對他們的心靈產生很大的影響。

無遠弗屆的網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訊息與誘惑,家長們是需要花時間與孩子、青少年討論他們在網路上接收的資訊,以及這些資訊帶給他們的想法、感受與衝擊。

三、到底網路世界有什麼數位引力?

接著,我想帶家長們了解數位引力(部分引自「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一書),在電玩遊戲的設計中,是如何納入青少年心理需求,讓遊戲變得更好玩更有挑戰性與更有吸引力:

  • 英雄旅程:在吸引青少年的電玩遊戲中,常出現英雄原型,就是一個英雄必須要透過一些儀式、克服重重難關,在奇幻的神話旅程,追求轉化性目標。

這對於許多在追尋某種更深連結與目標感的孩子,他們在制度化的學校感到疏離、漫無目的的漂流,生命缺乏意義。但,可以在數位奇幻冒險中找到目標,那有怪獸要殺、要擊敗競爭者,那有滿足靈魂的目標感。

  • 同伴結盟:如果與別人一起玩,那更是一種群體的目標感。
  • 酬賞制度:立即性的聲光回饋(GOOD JOB、EXCELLENT)與酬賞制度,讓人們在遊戲中獲得立即性的歡愉,並為了獲得更多的酬賞,守在遊戲裡,過一段時間就要進去領獎,難以脫離。
  • 逃避現實困境,創造新我:如果你正值青春期,常覺得與周遭格格不入、或你不喜歡自己的外表、或生長在失功能的家庭,或者,你孤單空虛、憂鬱、痛恨學校、沒有真正的朋友,你會不會希望逃離這樣的生活?栽進充滿魔力的世界,重新創造自我,邁向某種崇高的目標,來讓自己逃離現實困境,創造虛擬世界的新我?
  • 多巴胺、腎上腺素激升:刺激的遊戲可以飆高腎上腺素,讓血壓上升、心跳加速、瞳孔縮小,身體緊張進入戰或逃的反應;還可以噴湧釋放大量多巴胺,就像是古柯鹼刺激神經傳導物質釋放,令人上癮。

另外,有些不為電玩著迷的孩子,也可能陷入社群媒體中的啦啦隊員,在FB、IG等社群網站上,關注著某一些評論,害怕自己被評論,也透過一起批評別人來靠邊站,維持社交。也有些人活絡於社群媒體,發表言論,透過按讚或聚眾成焦的過程,形塑自己想要被看見的外在形象,享受在螢光幕前被推崇的虛擬魅力

四、網路成癮議題

網路成癮是一種成癮的狀態,我們可以檢視一下是否有下列幾種狀態,如果符合五項,再加上每週網路使用時間超過40小時(不包含工作、學習時使用網路的時間),就很可能已經成癮了。

1. 只專注於網路上的活動,即使離線仍想著上網的情形。

2. 就算花了很多時間在線上仍無法得到滿足。

3. 無法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

4. 若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容易發脾氣且感到沮喪。

5. 在網上所花費的時間比預期來得久。

6. 為了上網,寧可喪失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

7. 為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

8. 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情緒而上網。

因此,我希望能呼籲家長們,網路3C的使用,是需要隨著孩子的身心發展成熟狀態而亦步亦趨的逐步開放使用,並隨時與孩子討論在網路世界接收到的資訊、使用遊戲的身心狀態自我評估,透過關心與耐心來陪伴青少年過渡到更成熟的階段。家長在孩子使用3C網路時,可以做的是:

  1. 關懷孩子的使用網路行為(時間、頻率、情緒起伏、身心反應…等)
  2. 花時間參與孩子使用的網路與遊戲(一起玩線上遊戲、加入孩子的網路社群網絡、以加入或陪伴的方式參與)
  3. 與孩子分享使用網路與遊戲的經驗(談談在社群網路上人際互動的經驗與感受、遊戲歷程中的身體與心理感受、對於網路資訊的理解與看法等,相互交流與討論)
  4. 與孩子建立正向的溝通(雙向的溝通包括專注的聆聽與回應的技巧,家長們是需要在孩子不同階段去學習怎麼跟孩子雙向溝通,而不是單向式的管教)
  5. 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那家長就很難發揮對青少年學子的影響力)
  6. 多陪伴孩子建立其他的興趣與人際網絡(有運動習慣、有喜歡的興趣可以做,或是經常與人互動、現實生活有人際社群的青少年,比較不會沉迷網路難脫離)
  7. 與孩子約定3C使用的原則與合理的後果,溫和堅定的執行。(與孩子一起討論3C使用原則,不要只是家長硬性規範,讓孩子學習管理自己的上網行為)
  8. 定時召開家庭會議(定時召開民主開放的家庭會議,可以創造一個家庭溝通的空間與時間,讓彼此都有機會可以表達與被聆聽、相互尊重)
  9. 家長以身作則,減少3C的使用時間。(家長需要自己先示範,讓孩子從身教中學習)
  10. 父母的態度要一致(父母彼此間的溝通很重要,可以一起透過親職課程、閱讀與討論來增進教養態度的一致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WordPress.com 網站.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