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行為控制與行為塑造

當我們想要幫孩子建立好行為,需要考量兩個部分:
一、孩子的能力:評估孩子的發展與能力是否已可達成目標行為?如果孩子的生理發展,與同齡孩子有明顯的落差,就需要請專家進行評估,並給予適當的療育與協助,家長也需要同步提升自己引導孩子的能力,一小步一小步的設定目標,一起進步。

二、孩子的意願:如果孩子的能力已經可達成,那就要考量行為動機與意願,此時親子關係就會非常重要,良好的親子關係,會促進孩子行為改變的意願,強化好行為也會提升繼續表現好的行為。

(這裡所謂好的行為,不是聽我者生,逆我者亡的概念喔!好行為其實是能符合情境、尊重自己與他人的行為。)
強化孩子朝好行為努力的動機,除了要讓孩子知道這麼做的原因,在孩子表現好時同步提供鼓勵也是重要的,鼓勵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1.陪他共同做一件喜歡的事(一起看一部片、一起玩遊戲、一起出去玩、一起去吃好吃的東西…)

2.年齡小一點的孩子,可以拍手、擊掌、大大的擁抱…

3.有些孩子會需要給予實質上的獎勵,可能是貼紙、代幣,讓這行為初步塑造時,更明確並容易執行,然後漸漸的把實質獎勵替代成精神上的讚賞與鼓勵,以強化內在動機。

4.經常以行動或語言表達對孩子的關愛,增加親子愛的存款。
每個孩子的生心發展速度都不一,先天的氣質與人格特質也都不一樣,因應不同孩子的行為策略就會需要調整,但大原則是不變的~家長需要經常表達對孩子的愛與尊重,溫和堅定的設限,即使一再重蹈覆轍依然相信與接納孩子是願意改變的。
因此,父母可以先羅列出希望孩子建立的幾個好行為,評估能力與意願哪個環節需要加強?試著提升孩子表現好行為的內在動機,學習衝動控制,以塑造良好的行為。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WordPress.com 網站.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