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是什麼?

一、心理諮商師:民90年台灣頒布心理師法,規定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的相關細則,心理師目前是有照醫事人員中要求最高學歷者,必須心理相關研究所畢業,經心理實務實習合格、取得畢業證書,且經國家專技高考合格方能取得心理師證書。在台灣心理師由於受訓嚴格,且心理師法明確規範專業倫理細則,每六年也都有繼續教育規範,因此,台灣心理師專業品質都有相當水準。有些心理師還會因個人喜好接受不同心理專業受訓(通常須經1-2年以上不斷接案、團體討論、接受督導、再進修的歷程)提升實務工作效能。
二、心理諮商是什麼:諮商心理師透過傾聽、同理理解來訪者的議題提供協助,協助來訪者提升覺察能力、從困境中長出力量、找到新的生存方式、增進生活適應、促進內在平衡、保持合適人我界限、提升人際社交技巧、關係議題探討(原生家庭、婚姻、婆媳、親子、伴侶等)、情緒與壓力管理、身心創傷症候緩解…等等。
三、預約:心理諮商需提前預約,了解來談議題,是否適合進入諮商晤談、或需要轉介其他資源,理解與澄清諮商晤談期待,方能進入正式預約時段與進行諮商歷程。
四、收費:心理諮商收費乃依據縣市衛生主管機關規範,由於目前並未納入健保,因此多採自費方式,收費鐘點範圍依據心理師年資與專業程度,價格約落在1200元~2000元/60分鐘,伴侶及家族治療因出席人數較多,複雜性也較高,諮商時間多落在每次90分鐘以上。目前宜蘭衛生局、部份社福機構也設有心理諮商服務,但需符合各單位服務範疇並經過評估才有機會獲得有限次數的心理諮商服務。
五、諮商頻率與次數:一般性議題諮商頻率約一週一次,諮商次數及諮商成效視困擾程度、來談者改變意願、諮商學派等因素影響,從一次、數週、數月、數年都有。以筆者經驗,短期諮商約在8次內可看到改變或轉化歷程,但因議題不同與改變動機強弱、個別化差異性大。長期建立的思考與行為習慣改變無法追求速效,需保持耐心,但個人改變意願仍舊是關鍵。

目前展愛推出覺察與自我接納一日工作坊,以及提供給孕產婦的公益諮詢都是很好的心靈保健與自我成長的活動喔,敬請把握蘭陽區難得可貴的資源!相關報名資訊請參考下面文章。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WordPress.com 網站.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